全球多元化專業服務與投資管理公司高力國際27日舉辦三季度發布會。高力國際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嚴區海在此間表示,進入三季度,中國經濟復蘇向上的趨勢基本確立,北京辦公樓市場需求也出現改善。
據該機構統計,2022年三季度,北京甲級寫字樓市場凈吸納量恢復至-6400平方米,需求強度相較二季度出現了明顯改善。三季度北京市場無新增入市的甲級項目,因此部分子市場的空置率上升主要是由于市場存量項目釋放出更多空置面積所致。全市場空置率維持在16.4%的水平,凈有效租金穩定在每月每平方米336.8元。
乙級寫字樓市場表現與二季度基本持平,凈吸納量為-6.1萬平米,空置率為14.3%,凈有效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227.9元。在產業園市場方面,受到企業退租的影響,凈吸納量為-4.9萬平方米,空置率為15.5%,凈有效租金為每月每平米128.3元。
嚴區海認為,當前,無論是寫字樓市場還是產業園市場,都受到互聯網頭部企業面積整合的影響。近年來,在北京辦公樓租賃市場上,互聯網科技企業一直高居需求榜首。
伴隨互聯網科技行業進入轉型期,傳統的互聯網產業聚集區也是受影響最大的子市場,主要集中在北京北部市場,包括望京和中關村的寫字樓市場以及上地的產業園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在今年前三季度,僅這三個區域新增的可租賃辦公空間就至少超過35萬平方米,其中望京寫字樓市場新增17萬平方米,上地區域超過13萬平方米,中關村寫字樓市場新增超過6萬平方米。
未來的一年間,嚴區海指出,北部的甲級寫字樓市場有近40萬平方米的新項目入市,上地和北清路的產業園市場將迎來供應高峰,總體量或將超過100萬平方米。由此可見,互聯網頭部企業的面積整合預計將會持續影響2023年的望京、中關村和上地市場。
展望后市,嚴區海認為,北京辦公樓市場已經進入3-5年的去化周期,需求側強度將決定未來市場走勢。隨著互聯網科技行業進入轉型期,主力租戶行業的需求調整將大幅增加未來寫字樓市場的不確定性。就互聯網科技企業而言,整體政策環境已經進入常態化監管階段,自身行業的流量紅利消失,互聯網科技企業總體經營壓力增加,收入增速放緩。頭部平臺已經將注重新增用戶轉變為重視存量用戶的留存,客戶留存率和客單價的增長成為更重要的經營指標。
嚴區海說,短期內,“降本增效”是需求側的主旋律,但高力國際依然對中長期的市場發展保持審慎樂觀,依然維持以新經濟需求為主的去化周期的中長期市場判斷。(來源:中國新聞網)
樓盤點評
寫評論